紫砂壶大全网

揭秘:昆明出土的明代玉玺背后的亡国往事

06-16

揭秘:昆明出土的明代玉玺背后的亡国往事

在云贵高原上,一枚残缺的玉玺被掌心裹住,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尘封的往事。这枚玉玺曾经属于永历皇帝朱由榔,见证了南明王朝的最后辉煌与衰落。当时的战火纷飞,朝野阵线倾轧,命运的天平在燃烧的硝烟中摇曳不定。这枚玉玺在何种情况下遭到了残缺?它又是如何在几百年后被发掘出土的?这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I. 远山回响战马踏

永历十五年(1660年),朱由榔的永历王朝已经走向了终局。清军三路大军压境,势如破竹,朝政日渐陷入混乱。

朱由榔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曾孙,在张献忠大军西征之时,曾跟随父亲避难至衡州,死里逃生。1646年,明隆武帝朱聿键遇害后,朱由榔于肇庆自立为帝,是为永历皇帝。

初期,朱由榔统一了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湖广、四川等地,辖地辽阔,声威赫赫。然而,随着内讧不断,永历政权日渐衰微,再加上孙可望、李成栋等人的叛乱,朝局大乱。

朱由榔一度寄希望于大西军出滇抗清,并与其中的四大王之一的李定国结盟。李定国虽有勇武之名,却因性格暴戾而与刘文秀等人结怨。同盟关系日趋紧张,最终朱由榔不得不亲自率军讨伐孙可望的余党,战事连绵不断。

II. 内忧外患纷至沓来

永历王朝的内忧外患正不断加剧。朱由榔的儿子孙可望在曲靖起兵叛乱,企图夺取帝位,南明王朝陷入了分裂的危机。孙可望拥有大批大西军残余,在贵州、云南等地纵横捭阖,对朱由榔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
与此同时,朱由榔手下的重要将领刘文秀与李定国之间也产生了矛盾。二人原本是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,却因为朱由榔的猜忌而渐行渐远。刘文秀追击孙可望后留驻贵州湖广,李定国却以种种借口将他召回,导致刘文秀最终郁郁而终。

李定国虽然勇猛果敢,却在战略决策上屡屡失误。他将孙可望余部分为"秦兵",与自己的"晋兵"区别对待,人为造成了内部分裂。更糟糕的是,李定国对孙可望采取了格杀勿论的政策,将其赶至湖南,却错失了消除隐患的良机。

外患方面,大清已经打起了进军云贵的主意。清军得知孙可望投降后,掌握了明军的大量机密情报,包括将领的忠诚度、兵力部署等,为未来的进攻做足了准备。1657年,顺治帝下令调兵遣将,开始了对云南的总攻。

III. 龙象云起战场变

1659年,朱由榔为了避开清军的进攻,携王室亲眷远走缅甸,寻求当地掸邦国王的庇护。然而,缅甸国王对朱由榔怀有戒心,将其一家人关押在磨盘山下的一处石室内。

翌年,李定国得知朱由榔被囚的消息后,遣兵前往解救。双方在磨盘山下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。李军虽然最终将朱由榔一家脱离了缅军的控制,但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。朱由榔已经元气大伤,战后不久便香消玉殒。

朱由榔驾崩后,永历王朝的统治权旋即落入李定国的手中。然而,大清军队早已摩拳擦掌,在翌年的1661年,洪承畴率领大军直扑昆明,展开了对永历王朝的总攻。

李定国阵亡,王师节节败退。1662年秋,永历王朝最后一座据点昆明终于被攻陷,南明最后一股抗清力量彻底覆灭。昆明城中,战火燃遍了每一条街巷,硝烟弥漫着残垣断壁。

在篦子坡,被俘获的朱由榔全家十三口人惨遭凌迟,血雨腥风扑面而来。永历王朝的覆灭,标志着曾经辉煌的明朝从此黯然谢幕,一个朝代就此结束。

IV. 亡城遗韵

昆明陷落后,战火渐熄,但余烬未尽。朱由榔全家被执行极刑的地点——篦子坡,曾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现场。

1662年冬,大清军队挂帅将领入城后,立即下令拿捕永历皇室余孽。朱由榔的儿子孙可望虽已先一步逃往缅甸,但朱由榔及其家眷仍遭到了捕获。

11月初九,清军在篦子坡挖好十三个深坑,分别对应朱由榔及其十二口亲属的刑场。次日黎明,士兵们簇拥着满身狼狈的朱由榔一家人走上刑场。

先是击鼓三通,宣读了判决书。接着,刽子手拿出利刃,对朱由榔一家人开始了肢解行刑。尖锐的刀锋在皮肉上来回切割,鲜血溅得判决书上的字迹都模糊不清。受难者的惨嚎声在冬日的晨雾中穿透云霄,令人毛骨悚然。

行刑持续了数小时,直到所有人员都被生生肢解,鲜血淋漓地倒在事先挖好的坑中。清军将朱由榔一家的尸体分别扔进坑内掩埋,就此了结了永历王朝的覆灭。

而那枚被残缺的永历玉玺,却在昆明城的某处被遗弃。直到1907年,它才在五华山麓的一处工地上被偶然发掘出土,重见天日。上面的"敕命之宝"四字,见证了这段亡国的尘封往事。

V. 故国神游气犹存

永历王朝灭亡后,朱由榔后人四散流离,仍有孤胆英雄不屈不挠。如孙可望的儿子孙有龙,便在缅甸地区孤军奋战,一度与当地部落结盟,企图重新夺回永历王朝的江山。

然而,他的抗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。1688年,孙有龙战死于缅甸掸邦,永历王室从此绝嗣。但永历的遗老遗少仍旧怀着复兴明室的梦想,在东南亚各地漂泊流浪,他们心中永远怀着对故国的思念。

1907年,那枚残缺的玉玺在昆明重见天日,成为永历朝野怀旧的寄托。许多昔日追随永历旗帜的人,纷纷踏上寻根之路,或亲临现场,或查阅史料。他们希望通过勾勒当年的历史画卷,重现永历王朝的兴衰沉浮,缅怀那段悲壮的时代。

一些学者更是将这段往事当作研究对象,钻研其中的军事战略、外交政策、统治手腕等,以评判永历朝的存亡原因。毕竟,这是明朝最后一抗一代君王的覆灭,承载了太多权力更迭的风云变幻。

尽管如今,永历王朝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云里,但它曾经存在的痕迹,却还留存于亲历者的回忆、史书的记载,以及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文物遗存中。那残缺的玉玺就是最好的见证,它在两百多年后重见天日,仿佛在喊问:曾经的亡国之痛,安在?

古董图片

金骏眉养胃还是伤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