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壶大全网

金骏眉:正山小种的传世之作

08-01

金骏眉:正山小种的传世之作


说到武夷红茶,很难不提及金骏眉,从唐代开始,武夷茶屡屡见著于文献、志书、诗词、典籍等;一度引领茶业发展;这是武夷茶永远的奥秘,也是武夷茶永远的魅力。正如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极品,金骏眉也就是正山小种的极品,它的诞生同样拥有着偶然和必然。


#01

金骏眉的{生}




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-桐木村庙湾,“江氏”家族自南宋迁入,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到江元勋已是第二十四代,世世代代以茶叶为生。江元勋和他的父亲江素生、祖父江润梅延绵三代,自40年代起,就一直在茶界泰斗吴觉农、张天福的亲自指导和帮助下,努力振兴正山小种红茶并建立了深厚的茶人情谊。



吴觉农、张天福等茶界前辈在与“江氏家族”的交往中,曾多次提到:“要生产世界顶级红茶”的夙愿。这也催生了江元勋从办茶厂起,一直有个“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”的情结。


制作红茶的厂房


2002年起江氏联合茶友成立研发组,经常聚会讨论、积极探索。2005年7月15日,春茶初制结束正在精制,江元勋与北京友人饭后闲聊时,张孟江先生发现茶农中午便上山管理茶园,便说:“何不多给些工钱,请她去采些芽茶做些高端红茶试试?”这时,江元勋联想到和研发组一起讨论“如何提高正山小种品质”的问题,经过思索他得到了启发,随即组织实施,当日傍晚采得芽茶1.5斤,晚上加班制得干茶3两。次日,江元勋即招北京友人共同品尝,得到品质和口感都超过正山小种的反馈。


之后,江元勋向多方送评,征求意见。屡次联系,讨论方案,研究制作技术,从品种选择,采摘时间,采摘标准,改进工艺,在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烘焙的温度、湿度、时间的掌握等,结合品质、口感的变化,反复试验、反复分析、反复比较。



到2006年春茶后,试验的茶基本定型,其条索型呈海马状,色泽黑黄相间,茶香扑鼻,冲泡后集蜜糖香、烤薯香、山花香于一体的香气四溢,汤色金黄,滋味甘甜爽口,回味悠久,有独特的高山韵味的新茶类始创成功。初始阶段,在他们的朋友圈内品尝,受到朋友们的赞誉,口口相传。



2007年开始进行批量生产,固定了包装。金骏眉所到之处,声名鹊起,茶友争相追逐,成为红茶新贵。金骏眉推向市场后,无数次地参与全国各地的茶展会、茶博会、茶叶交流会,设专展,布置专位,在各地出广告,在传媒上出专栏。近年来仅在央视新闻和财经频道上广告就达8000万元。正是正山茶业的不懈进取,做强了企业,带动了桐木村的茶叶发展,带动了武夷红茶的生产,也撬动了全国的红茶市场。




#02

金骏眉的{贡献}



金骏眉问世后,迅速被市场接受,消费群体不断扩大,使人们对红茶刮目相看。究其原因:一是金骏眉填补了我国顶级红茶的空白,中国人有了自己名副其实的高端红茶,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高端消费。二是金骏眉的制作工艺(简单说就是轻发酵的工艺),使红茶更加适合国人纯泡清饮的饮茶习惯。金骏眉和采用它的制作工艺的其他红茶,清香、清甜、清爽,更加迎合了大众口味。三是金骏眉的自然原生态的品质,品饮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

金骏眉的制作工艺,更加适合国人纯泡清饮的饮茶习惯,也改变了“正山小种国外买”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红茶现象。清朝初中期,武夷山茶人茶农在创制了岩茶后,在岩茶品种“小种”“工夫”的基础上,又创制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,受到国外的热捧,武夷茶通过海上茶路和陆上茶路与国外大量贸易,由于产量满足不了需求,星村茶市充斥“江西乌”,不得已冠以“正山”。随着红茶越来越供不应求,直至武夷山红茶制作工艺外传。全国有十二个省的地方,在清朝道咸年间传播红茶生产工艺,大量生产工夫红茶出口海外,如政和工夫、坦洋工夫、祁门工夫等,以满足国外贸易需要。


武夷山桐木村


金骏眉是武夷茶人智慧的结晶,是正山小种的传承、升华,创造了中国红茶神话,激活了红茶的消费市场,引领了红茶的发展。金骏眉是武夷山茶人继武夷岩茶、正山小种、大红袍后又一次对茶世界的贡献。




来源丨武夷茶天下

武夷山资讯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"武夷山旅游"(ID:SzwyCoLtd)

翡翠貔貅可以戴着洗澡吗

高冰种翡翠手镯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