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壶大全网

揭秘中国货币史:十枚最小面值钱币大盘点

05-13

揭秘中国货币史:十枚最小面值钱币大盘点

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,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。在漫长的货币历史中,出现过几种小面值钱币,有的为物价上涨/私人铸钱恶性循环的产物,而有的小面值钱币,则规范了交易行为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


夏庤币七号


夏朝实行 " 十一 " 之税,从币制上来看已相当完善。目前发现的 7 种不同币值的铜铸币,最大庤币 19.3 克,七号庤币为最小面值:其币高 3.2 厘米,下宽 1.5 厘米,上穿孔高是 1 厘米,重 1.8 克 -2.3 克,合 2.5 珠 -3.3 珠。



临汾市南部汾河西岸挖沙时曾一次发现 5 枚,应为当时在汾河流域内市场上流通的最小货币。


秦半两小钱


秦始皇统一货币后,推行圆形方孔,其大小适度,便于携带交易,铸行后即迅速发展流通,兼并六国后很快成为主体货币。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,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、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。



这种钱的特征是钱径稍大,钱肉较早期稍薄,重8g左右,历经 2000 多年沧桑流传。


榆荚钱


汉初的钱币仍然称半两,汉半两钱前前后后铸行过五次。刘邦时的半两又称为“荚钱”或“榆荚半两”,这种钱法定重量为三铢(约2.1克)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,实际上民间私铸的钱绝大多数都不到三铢。



汉初的半两钱穿孔比较大,无内外廓,肉薄,形制不够规整。到惠帝三年就明令禁止民间私铸伪钱。


鸡目五铢


鸡目五铢,就是小五铢,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始铸,由其形小而得名。鸡目五铢面文“五铢”,铸造精美,面有周郭,无好郭,背侧肉好,周郭俱备,文字清晰。钱直径在1.15-1.2厘米之间,重约0.62-0.65克。



汉代小泉直一


汉代王莽始建国元年(公元 9 年)第二次货币改制时,由于错刀、契刀等虚值大钱遭反对,加以王莽忌讳汉室,遂废错刀、契刀,改铸小泉直一,以顶替五铢钱与大 泉五十并用,子母相权,小泉五十值大泉一,小泉直径 1.5 厘米,重 1.5 克左右,制作精细,文字清秀,为历代钱币之佳品。



董卓五铢


董卓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,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。“五铢”二字夷漫不全,很难辨认,世讥称之为“无文”。这种无文小钱,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无钱文的方孔钱币。



直径22.5毫米,穿9.2毫米,重1.8克;正面无轮郭,无钱文;背有轮有郭,但不规整。


鹅眼钱


鹅眼钱是六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民间私铸的一种五铢钱。此钱无轮廓,钱形大小如鹅眼。顾炬曰:“此钱入水不沉,随手破碎,尺帛斗粟,动辄一万。”可见鹅眼钱的轻小了。南朝宋代沈庆通家私铸的钱,一千钱长不满三寸,每贯重不过三四斤,被称为鹅眼钱。


崇祯通宝


崇祯通宝由明毅宗朱由检于崇祯元年始铸。据《续文献通考》载:天启七年12月,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,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,务令宝色精彩,不必刊户工字样。钱文真书,通宝之“通”字有单点、双点之分。有小平、当二、当五,又有当十型大钱四种。小平钱径一般2.2~2.6厘米,重约3~6克;当二钱径一般2.7厘米,重3.7克;当五钱径3.3厘米,重6.2克,南都钱较轻。



光绪通宝北洋零用一文


此币直径 1.5 厘米,重 0.9 克,正面图案是二龙戏珠,钱文为光绪通宝,背文为北洋零用一文。清末北洋指奉天(辽宁)直隶(河北)山东沿海地区,当时特设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,此币是当时流通的最小钱币



壹分硬币


壹分硬币为计划经济时期产物,1955 年始发行使用。其具体发行年限是 1955 年至 1959 年 5 枚;1961 年至 1992 年 22 枚,共发行 27 枚,使用近半个世纪。



当然,除了上述钱币,还有北宋时的大观通宝半分钱、元朝时的交钞半分、支钞半分、民国辅币半分、伪满五厘等等,正是这些各有特色的钱币,构成我国庞大的货币体系,推动着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商品经济。


注: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乌龙茶有什么品种

猫眼石的真假对比照